魚類生活習性
来源:本站 发布日期:2013/8/16 点击次数:1373
一種生物在生態適應現象中,另一種表現是在形態、行為等特征上模仿另一種生物從而獲得益處。許多魚類的體色花斑與環境的適應是密切相關,魚類和別的動物一樣,色彩、斑紋對於捕食和逃避敵人,負有隱蔽自身的作用。生活在水草叢中的天使魚,在很薄而略呈圓形的身上,有著若幹深黑色的條紋,使它的體色有如水草的莖,當它沈懸在水中經久不動時,與水草的顏色混為一片。 生活在熱帶珊瑚礁中的魚類,具有各式各樣的濃色花紋,這種花紋起著模糊它與珊瑚礁的界線。葉海馬的擬態更加完善,身體的輪廓具有很多棘狀或模狀的突起,有些突起變為葉狀的扁平體,在水中展開時,和一片海藻完全一樣。須鯊或鮟鱇的身上有多數的呈膜狀的分枝,身體的外形和一塊被海藻包圍的巖石相近似,在比目魚類的擬態特點是有著很強的體色變化能力,當它處在所處環境的底層改變時,它的體色也隨之迅速改變,使它的體色與水底的顏色相一致。 魚類進行的從外部可察覺到的有適應意義的活動,除了體色的變化外,還表現在它的運動方式、靜止的姿勢、身體標誌的顯示、發聲等方面。行為的適應在高等脊椎動物表現較為顯著,而在魚類則對適應環境條件的作用較為薄弱。 魚類的適應能力與環境條件有著密切關系,在熱帶環境比較穩定,食源豐富,種間競爭劇烈;而在高緯度地區,環境隨季節變化而出現明顯變化,尤其在寒冷的冬季,食源稀少,競爭都弱得多。面對不同環境,各種魚類發展出多種生態策略:有的早生、多生、體小、壽命短、種群數量波動大,一場氣候災害可導致大量死亡,但其繁殖力強,種群在短期內又可恢復到一定數量;有的則晚生、少生、體大、壽命長、種群數量穩定。有的能經受較異常的環境條件,如水質的惡化、食物短缺等;有的則增強取用資源的能力、發展出各種競爭機制,包括攻擊和防禦的結構和行為。